日本明治时期的一个女孩
刚买完冰柜和大虾@懂懂 就看到群里有这个
2022年,有871亿日元的日本水产品出口到中国大陆,另有755亿日元的日本水产品出口到中国香港,合计折合80亿人民币,对日本水产行业打击巨大。但对比下,中国这边更惨。
中国的渔业产值13517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值3836亿元,海洋捕捞产值2197亿元,日本进口那点海鲜占比低,其价格也不是普罗大众常吃的。
另外,围绕海产品的流通和服务业产值也是几千亿的水平。围绕海水产品养殖捕捞、物流仓储、加工销售的从业人员过千万。
这一波排放+恐慌潮,日本海鲜和中国海鲜都吃不动了,短期内将影响中国近万亿的产业、千万级的就业。作为一个海鲜过敏人士,有生以来看到周围人都不吃海鲜了。
养殖ETF也就是猪肉会有一波行情
替代作用
可以给自己明确一点每天要做的事,不需要多,抽个半小时到一小时出来,固定一项内容,一定是对自己有益的。
比如健身。
比如读书。
比如背单词。
比如学习一门技能。
我觉得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做不感兴趣的,尽量选择自己有兴趣并且能坚持的。你并不需要在每个领域成为专家,你只要在一个领域里擅长就可以了。
健身久了的人会了解身体机能,了解实物,构成了解运动相关,其实拿出来分享也是一笔财富,或者他也可以驱动你往某一个职业方向去发展。
读书多的人会更容易写书,我身边有很多作家朋友,基本上都是非常爱看书的人,爱读书读的多可能后面就会影响到他发展到这个职业上。
我以前去做服装也是因为我喜欢。
去坚持做一件事,每天匀一点点时间就好,也许会带你走向意想不到的结果。
写的真好
我就感叹
作者是女的就好了
我怎么也要搞定她
一个成长中的人,其认知半径要尽可能不断扩展,能力半径要尽可能逐步清晰,而行动半径要尽可能小但扎实持续。
每个人性格的形成、气质的养成,乃至思维方式和行事逻辑的生成,均是各自生命历程中各种要素不断堆积并发生耦合作用的结果。很多已经被淡忘的过往或者从来不以为然的日常,都默默地在你身体和生命中留下了自己的烙印。正是它们,那些冰山下的、不被觉察的、习以为常的,交织作用走成了你的命运。
所以,那句话“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从微观层面讲是“未经觉察的日常不值得过”。改变的可能性和起点,也在每个觉察的当下和瞬间。
每个人性格的形成、气质的养成,乃至思维方式和行事逻辑的生成,均是各自生命历程中各种要素不断堆积并发生耦合作用的结果。很多已经被淡忘的过往或者从来不以为然的日常,都默默地在你身体和生命中留下了自己的烙印。正是它们,那些冰山下的、不被觉察的、习以为常的,交织作用走成了你的命运。
所以,那句话“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从微观层面讲是“未经觉察的日常不值得过”。改变的可能性和起点,也在每个觉察的当下和瞬间。
valentino ss23
肺栓塞的血凝块,具有支气管的模型
我写过
类似的伪娘很多,专业术语叫CD,以前我以为泰国才有,后来发现,国内也随处都是。
美国阶级分类像个橄榄球,中产阶级是肚子部分,占绝大多数,富人和穷人是橄榄球的两端。
我以前写懂懂骑山东时,里面科普过,其实火电辐射比核电站还大
我问,你在这里工作,害怕不?例如核泄漏之类的?
她说,不怕,这已经是第四代了,可以这么类比,比飞机失事的概率还低,比火电的辐射还小。
我问,火电有什么辐射?
她说,因为煤是化石能源,里面同样会包含地壳里的放射性元素。同等发电量,燃煤电厂的放射性影响是核电厂的25倍。这不是个人数据,这是《中国燃煤电厂排放的放射性影响评价》里的数据。
我问,这两年,新能源这么火,例如风力、光伏,未来会不会取代核电?
她说,不会,核电是一个增量。供电组成一定是大比例的稳定电+补充电,新能源在没有解决低成本储能之前,只能作为补充电,补充电的市场份额是有上限的。你不能说风力发电占全网用电的80%,那突然没风了呢?大家会说,没事,开动火电站就是了。火电站说开就开?说关就关?
我问,山东这边会不会继续建核电站?
她说,肯定会,因为山东主要是火电,必须要发展核电。
我说,这两年,我看山东把整个渤海湾都划为了风力发电区、光伏发电区。
她说,算上储能成本,没有竞争优势。
我问,中国核电的技术,目前属于世界领先吗?
她说,运行指标是。
我问,为什么感觉这些年,很少有人提核电呢?
她说,因为日本福岛,国内所有核电项目都叫停了。其实之前规划的很好,从乳山到海阳就会设三个核电站,不仅仅会做沿海核电站,还会尝试内陆核电,选址也都完成了,包括汶川地震后又进行了选址二次论证。先期准备工作全做好了,就连人也就位了,结果日本那边出事了。
我当时写的
这个话题很容易反噬,所以很快就会被全网禁止
两点反噬。
一是国人拿仪器测身边。
二是中国渔业遭受重创。
然后急忙叫停。
“自己不走一走,又怎么会甘心呢”
昨天群里的妹妹,又登顶了一座雪山。
前几天,我们还一起爬过嵩山
她今年还爬过四姑娘山
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兴趣,活的真自我,洒脱。
家人也支持,孩子也支持
外面下雨,刚才我出去拿外卖,送外卖的是个30岁左右的女士
女士很少有送外卖的,她还戴个眼镜,衣服很干净,车子很干净,应该干了没几天
我问了一下,过去干什么,为什么干这个
送外卖的确没啥不好,能赚钱,出力就行
但是有三大风险。
第一,出事故。
我们骑行圈有个说法,所有的未摔都是因为骑少了。
只要里程足够大,一定会摔,会出事故。
我这么谨慎的人,精通交规法,严格遵守,我也出过事故
摔伤过两次,都是因为下雨
第二,身边全是狼,干外卖的群体
第三,没有时间思考人生,从而进入体力劳动的循环期。
我儿子同学的妈妈在我们这里帮忙打包,一上午三小时,我给100元,她昨天问我这里招工不,我说不。
之前她工作很好
所以,人一定要避免进入出卖时间
一旦进入,就再也找不回自己了
前几天,我打球回来,遇到了一位女大学生送外卖
她说在考公,利用业余时间送
我在想,要么,你全身心备考
要么,你全身心送外卖。
因为送外卖会耗掉你所有精力
倘若我们的娃,读了四年本科,出来送外卖,太心疼了
反过来想,我们今天给我们娃的生活,可能是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很有钱,家里有司机,有专车
时代给的,终究会拿走的
中国上下3700年
老百姓真正挺直腰板
不过20年
是这3700年里,只有这20年
网友说:”一切都是必然,人还能有什么作为?偶然性才是世界的本质,也是自由的可能”。李泽厚也说过大概意思,凡是能改变人生命运的都是偶然性。疫情封控的时候,曾经想过,就是物极必反,每天都想看看,最后到底以什么形式结束。曾经想过一种情况,就是越封控疫情传染的越快,结果不出所料,过犹不及。
也许每个领域都存在一个隐形的门槛,无论是你学会一种语言,还是掌握一种能力,哪怕是打通一个游戏,只要你跨不过那个门槛,那么无论你尝试多少次,都会在同样的水平下无功而返。相反,一旦跨过后,那就是一马平川,你有了在那个新世界周游的能力。这当然不是说你不会再遇到困难,而是说,你不再有那种尝试了无数次,带着同一种感受离开的感觉。剩下的区别只是更多经验的积累,是熟练度的问题,因为你已经在那个轨道上了,你已经拿到了入场券。
人生可以被隐喻成一个有着自然消退机制的RPG体系,累积10000经验可以升那关键的一级,那么先前你无论你多少次到达5000,6000,9000都不行,因为熟练度会反复消退到1000,2000的水平。而我知道,很多人就是无数次的卡在了那9000以内,但每次都要从1000,2000这个位置开始。这个和自我接纳也没有关系,因为你知道你遇到的困难并不是基于你对自己的苛求,你的困难在于你无法为自己在乎的事情付出真正的努力,无法将自己的活力与热情持续的灌注在同一个点上,但你隐约知晓跨过那10000的门槛,是你更重要的人生福祉。
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多数人倒在质变之前。
医生「你以前在英国啊」
我「对的」
医生「我喜欢哈利波特」
我「住过拍摄地」
医生「卧槽」
我「还在那吃过饭」
医生「卧槽」
现在有个非常简单的学习英语的方式,可以秒掉大部分英语老师。
简单说就是,你自己来写一段英语,然后让ChatGPT帮你改。用中文就可以,比如问GPT你写的好不好。并且你可以让GTP给出你叙述一个事的各种不同表达形式,充分理解如何用英文来表达自己。
就日常付费的培训老师来说,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水平。
每天都在用
原创文章,作者:懂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rj.vip/3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