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学定投》008:时间浸泡(智商不够)

今年,外甥高考。

出分那天,我一直没接到二姐电话。

我在想,这是考的不好?

我打电话问我爹。

我爹也没接到电话,安慰我:不用太担心,考个本科肯定没问题,我预测五百七八十分。

我说,不至于。

咱怕考的不好,也不敢主动问。

下午,我打完球,一看手机,二姐、二姐夫都给我打过电话。

说明,考的不错。

我急忙给二姐回过去。

说,正常发挥,659分,感觉心里石头落地了,吓的三天没睡好,就怕考砸了。

我说,不错。

离我的预期,有点差距。

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他属于清华北大系列,历史最好成绩全市第三名,当时还上了今日头条。我爹拿手机给老年大学的同学们看,然后感叹一句:这要是孙子就好了……

二姐跟我讲,到了高三后期,成绩下滑的厉害。

我想了想。

这就是马拉松冲刺阶段。

真正能胜出的,全是天赋型选手。

二姐一家是全身心倾注到了孩子身上,我姐下去带初一到初三,我姐夫再从高一带到高三,全放自己班里。

已经把发动机压榨到极致了。

没有节假日,疫情期间正常上课……

课间,连厕所都不允许上。

学生为此,都少喝水或不喝水。

二姐感叹了一句,咱认为的聪明是只是咱认为的,真放到大环境里,比他聪明的人太多了,能进985已经不错了。

我觉得,若是拿二姐他们那一套来压榨我儿子。

我儿子也能考个985。

但是,我和媳妇,都不愿意。

是不愿意出力。

本地有个小家长群,叫常春藤,头目是松行长,我二姐的偶像。他们的目标是985+常春藤。松行长无业游民状态,全身心带娃。

家里装修成了课堂,连黑板、投影仪都装上了。

总体来说,就是两大点:

第一、瞄准大考,忽略小考,从初一就瞄准高考,把高考需背诵的诗句成语从初一开始平均到五年或六年全部背会。类似平铺的还有英语单词、理科公式。

第二、练字,而且练字内容与第一条相结合。汉字练楷书,英语练衡水体。

自信一点的,就高二考。

今年有个高二考生,668分,比我外甥都高,完全可以走,可以节约一年时间。松行长去年就建议我二姐让孩子试一把,我二姐不敢,怕孩子有挫败感。

为什么要忽略小考?

因为,小考是阶段性的总结,老师为了学生考好,往往会停止推进新课,去复习老课程,这样耽误了整体学业推进。

在常春藤这群人眼里,小考是绊脚石。

松行长超有钱。

时代给的,地产代理,踏准了地产最黄金的十年。牛哥是炒房,单兵作战,松行长是卖房,团队作战,属于不同类型的同频游戏玩家……

牛哥这个玩法,很容易封神,给人的感觉,哇,好骚的操作。

就如同花式足球。

松行长的玩法呢?

简单、直接、正规、批量,给人的感觉很普通,却是更大的量级,同时,需要更高的眼界,去了解地方政府、地产政策、区域差别。我骑到菏泽时,还遇到了松行长,当地一家地产公司奄奄一息了,请他去会诊。

他在业内是有高度的。

因为,他受过高等教育,有文化,有眼界,还见过大人物。大BOSS走访了山东一圈,感叹了一句,也就是青岛还像座城市。

这话就是他告诉我的。

他建议我怎么买房?全山东,除了青岛市南区、崂山区外,任何房子都不值得买,沂水的房子你爱买就买,但是有个前提,当消费了。

我总觉得,我比他还聪明。

结果,被深套在沂水了。

松行长总是给我洗脑,意思是,你最大的成功,是你儿子接受了全球顶级的教育,整个家族因此上了一个台阶……

我总觉得,很虚幻,很遥远。

我们的智商,有可能吗?

他问我,若是当年按照这个模式来训练你,你能考上北大清华吗?

我说,北大清华没有可能,但是山大应该问题不大。

他说,你能行,你儿子更能行!

松行长最终也没说服我,因为我实在接受不了他们变态的节奏,每天把孩子从学校接回来,接着开始“上课”,没有自我,只有孩子。

那天,高考完了,二姐夫来我书店玩耍,跟我讲,孩子连鸡蛋都没剥过。

要给剥好。

生怕耽误他一分钟!

期间,也无数次叛逆,离家出走。所以二姐夫跟我讲,让世博(我儿子)随心发展吧,像我们就是工薪阶层,没别的指望,你们家无所谓,考好考孬都不影响他的生活质量……,看看孩子没日没夜学习的样子,真的很心疼。

过去,我不是很愿意跟松行长独处。

因为,他总给我灌输常春藤理念,想拉我入群,让我去给那群家长做分享,怎么写好字,怎么写作文,我听着就头大,还有怎么应对大考。因为我属于高中逆袭者,没考上高中,我爹花钱给买上的,高中三年只考了一次好成绩,就是高考,高中同学聊起我,都是那句,高考黑马……

心理素质好。

真正有机会深入交谈,还是因为我二姐崇拜他。

偶尔喊到我书店,一坐。

我才知道,他竟然也懂股票。

我把左睿老师给我的建议分享给他,问他如何看待。

他觉得非常好。

说出了那句我认为经典中的经典:凭我们的智商,不配持有任何一支股票。

那配持有什么?

基金。

他是基金信徒,我让他定期截图给我,尤其是大亏的日子,并且必须是秒截,我秒发朋友圈,截图时间与发布时间相差10分钟内,那就说明是我自己的,还要感叹一句:唉,今天又亏了一辆奥迪A8……

装逼用的。

没有违和感,因为当时我天天自诩是亿万富翁。

当时,我对明星基金经理略有怀疑。左睿老师当时持有兴全公司的兴全趋势,已经翻了近十倍了,她无脑信任兴全公司。而我,无脑信任左睿老师,听从他的建议买了10万元的兴全合宜。

可是呢?

我买入后,正好遭遇了贸易战,净值每天都在缩水。

从1块钱缩到了8毛钱。

我跟上篇的眼镜姐有点像,半瓶子醋又好为人师。当时有个博士回来工作,30万的安家费,她本身是富裕家庭长大的,求学路也是一帆风顺,28岁博士毕业,这个钱她用不到,又是我的脑残粉,说想感受我的感受,于是她ALL IN了兴全合宜。我也觉得可以,都跌了20%了,又是明星基金经理,应该没问题吧?

我特意求证了松行长。

松行长有两个观点:

第一、拉长线,例如五年十年,收益率肯定远跑赢大盘。

第二、你不该带任何人进去。

我反驳,意思是这个钱我说了就算,哪怕我让她送给我,她都不会犹豫一秒钟。

当时,我经常写一句话,读者的钱,不都是我的嘛?!

我不是调侃,是真这么想的。

结果,从8毛钱跌到了7毛钱。我焦虑了,一是自己亏了,二是觉得带着别人亏了。她会在意吗?

嘴上说不在意,心里肯定在意。

就这样煎熬了很久,到了8毛左右时,终于回本了,我让她出来了,一分钱没赚。我表示歉意,她说,没事,跟着董老师感受了一番,只要有经历就有成长。

那天,她应该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毕竟,坐了一番过山车。

倘若不出来呢?

接下来几个月,接着翻倍了。

对我还是有一定打击的。脑残粉也不是那么完全脑残,他们也是在意涨跌的,换句话说,他们高估了当时的我,以为跟着我,稳赚不赔。

不仅仅他们高估了。

我自己,更是高估了。

同样的道理,再过几年,回头看2023年的懂懂,也觉得是个傻逼!

为了哄她清仓,我也清仓了。

后来,为什么我定投又把兴全合宜选进去了?

就是,我失去的,一定要拿回来。

因为,我是从1块钱进的,是亏损20%离场的。

我必须赚回来。

我问了松行长一个问题,基金经理一定吊打我们吗?

他认为,是。

但是,有个前提,必须要选大基金平台,大的基金公司在选拔基金经理问题上,本身就有优胜劣汰的净化功能,简单一点理解,清华大学的校长不会是个草包。另外,一定要给予足够长的时间,这个时间最短也要五年。

按照我的认识,我觉得牛哥比一般的基金经理强多了。

松行长的观点就是民间武术与专业搏击。

我们身边有练传统武术的,一身腱子肉,从上学时就打败天下无敌手,在我们眼里,他们应该上擂台也能轻松打败专业选手。

实际上呢?正好相反。

这个观点,当时我不认同。

我坚信牛哥要吊打他们。

一直到最近两年,我才慢慢认同了松行长的观点。因为牛哥也有计划做自己的私募,让大家把钱放到他那里,这也算是他的梦想,毕竟可以通过私募去传播自己的投资理念,展示自己的价值。

但是,难度很大。

因为,你私募的前提是需要有人认可。

首先,证券从业群体要认可你,这样才愿意帮你筹建和发布私募。

其次,你要有属于自己的粉丝,愿意认购。

这本身就是一个海选过程。

今年年初,我还跟牛哥探讨了一下,牛哥说,现在还不行,过去规模小,业绩不具有说服力,现在规模大,但是目前部分持仓还是亏损的,缺少说服力,等这一波走完,应该会有很漂亮的账面数据,那时就可以再谈下一步操作了。

投资这个行业跟武术一样。

是可以打擂的。

你行不行,拿数据说话。

我们身边的股神与被我们骂成屎的基金经理,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少呢?

十万八千里!

为什么雪球上那么多人的收益率吊打明星基金经理?

松行长的观点是,要么,资金量太小。要么,时间太短。

小资金与大资金完全是不同的策略。资金越大,其收益率越无限接近于5%,这就是国家队的年均投资收益率只有8.3%的缘故。

小资金你可以ALL IN,甚至加杠杆,大资金则不同,需要一分多份,有买货币基金的,有买债券的,有负责进攻的,有负责防守的。

我问松行长,那中国有没有像巴菲特的基金经理?

他认为,张坤就很像,张坤的仓位很集中,只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不择时,不考虑接下来是涨还是跌,一守就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但是,这个模式有个弊端,回撤幅度会很大,对投资者是个考验,普通人拿不住。

只是,在咱自己的潜意识里,咱要比这些基金经理强。

他们拿咱的钱就当游戏豆,根本不珍惜……

咱的钱咋能送给他们糟蹋呢?!

关于证券投资,总结一下松行长的几大观点:

第一、选明星基金公司+招牌基金。

那,今天(2023年6月30日),我还认同松行长选基金的标准不?

不再认同!

至于为什么,后面会写到。

第二、不要盯盘,不要分神。因为精力才是最核心的投资成本,越盯越完蛋,当超长线去对待,也不用考虑止盈。为什么选基金?因为基金本身带止盈功能。

第三、不断投入。决定我们投资收益高低的根本,不是技术,不是选股,而是本金多少。

第四、每年把家里所有人的5万元换汇额度用完。至于为什么?

参考近几十年的卢布汇率波动。

第五、坚决看多证券资产的前景。为什么?

对比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

我们的房产资产比例高,他们的证券资产比例高。他们走过的路,我们都要走,他们现在的生活,就是未来我们的生活。

所以,研究当下的他们,就能理解未来的我们。

也就是说,未来,中国配置证券资产的人会越来越多,证券资产才是真正的国家红利。纳斯达克不等于国家给美国人发钱嘛,永远在不断的创新高。

我最佩服松行长的点,还不是投资领域。

而是他的朋友圈。

他每天都会发读书笔记,有的是直接摘抄,有的是自己写的。

我每晚睡觉前,都会打开看一看。

他的高度决定了,他的分享是有价值的。

朋友圈经营的比较好的,我认识两个。

除了松行长就是在法国的刘胜。

刘胜若是偶尔删除个人,那对方要拼命加回去,因为看不到朋友圈了。

但是,他们俩还有一点不同。

刘胜还是有“炫耀”的成分在里面,刻意让看客去崇拜。我也处于这个阶段。

而松行长呢?

他除了分享学习心得,什么都不发。

我真的佩服!

让松行长一分析,我觉得炒股超级简单,认准一支基金后,有闲钱就买进去,不考虑涨跌,不考虑大盘高低,就当存钱罐去定义。还有一点最最最最重要,就是必须如同信佛信上帝一般去信仰自己欣赏的基金经理,这样才能在他低谷期不会背叛割肉……

他应该就是张坤的无脑粉丝,左睿老师则是谢治宇的脑残粉。

在这一点上,我一直都没入戏。

我持有兴全合宜5年了,从来没觉得谢治宇哪点比我强,他连沪深300ETF都跑不赢,若不是一直在定投直播,我早割肉止损了。没有信仰,真拿不住!

松行长跟我讲,大道至简,让我有兴趣去采访一下什么人能在股市里赚钱。其实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基金持有者,很少有亏的。

越整天盯着股市研究,越没用。

但是,我总觉得,基金这么简单的玩法适合老头,不适合我。

我总要有些与众不同才行。

要搞个能动不动发朋友圈让别人知道我有多富有的投资模式……

先插个题外话,说起换汇。

我有个球友,开食品厂的,他是俄罗斯支持者,打出一个好球后,他会突然喊一句“乌拉”。俄乌战争一开始,他就买入了卢布。

我就觉得,他真是个傻蛋。

不过,据说卢布赚钱了。

应该还在持续买入……

跟松行长交流几个回合后,我已经确定了两支ETF,一是兴全合宜,二是中概互联。只是还没确定怎么买,怎么卖,大体方向有了,缺个系统性的交易逻辑。

我决定济南请教牛哥。

我惊讶的发现。

牛哥变了。

牛哥不再持有任何股票,全部换成了ETF。

牛哥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杀猪捅腚各有刀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从而决定了不能盲目套用任何人的投资方式。懂懂你的优势是什么?

第一、无限子弹。有稳定的读者,稳定的打赏,稳定的流水。

第二、无大开支。没有贷款,没有买车买房的压力或需求。

这两点决定了,你可以超长线持有!

牛哥说,我复盘了自己的炒房经历,持有过那么多套,全是短线,若是我持有少一点,持有的周期长一点,赚的会更多,关键是省心。

投资领域里的短线操作,在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来,全是瞎折腾,起反作用。

无论是股市还是房产。

最核心的是四个字:时间浸泡。

2019年,我去深圳看房子,香蜜湖对过的一个很普通的小区,90平要价1000多万,业主是2001年60万买的,当时我就有过类似的感慨!

牛哥给我的建议是,以月为单位买入沪深300ETF,投入频率是固定的,投入金额可以微调,例如根据收入、通胀率做局部调整。

然后呢?

20年后,再按月对应的赎回。

这样,每一笔资金都在股市浸泡了20年,每一笔都是N倍。(2003年,茅台股价20元,现在接近2000元。)

牛哥给这个模型的定义是养老式定投。

这个我认可不?

认可归认可,但是我觉得太无趣了,一个月操作一次,仿佛把钱扔进了海里,看不见,摸不着,不能满足我的装逼需求。

牛哥喜欢喝酒。

也喜欢研究酒,他直接做了一个茅台定投。

每月买入两箱飞天茅台。

这个行为,持续10年。

十年后。

这个模型可以开启收割了。

每个月拿两箱新的飞天茅台换出两箱十年的。

这个模型还可以做拓展。

拓展一,以金钱换时间,一次性购入整个模型所需的所有年份酒,整个游戏下个月就可以启动收割。

拓展二,可以间断性收割,逐步拉长时间线,那么可以变成两箱新飞天换两箱15年或20年的飞天。

拓展三,收割再投入,例如收割后,钱不挪用,换成对应瓶数的新飞天,那么整个模型越来越大。

关键是,可传递给子孙后代。

类似永动机。

这个游戏可以玩,可以满足装逼需求,没事就拍拍照片发朋友圈炫耀一番。

只有一个风险,就是烈酒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能颠覆茅台的一定不是五粮液,也不是新品牌的酱香酒,而是其它类别的烈酒,例如白兰地、威士忌。

毕竟,在历史的长河中,茅台也是新品牌,1951年才成立的。

我做白兰地后,接触了不少白兰地、威士忌藏家,我才发现,牛哥的这个模型在藏酒领域很常见,尤其是威士忌领域,都这么玩。茅台涨的算快的吧?

相比威士忌而言,算慢的。

为什么威士忌价格飙升的那么快?

年份酒产量太有限。

国内没有很好的威士忌品牌,但是白兰地有,张裕就算。威士忌是民间去推动价格涨幅,白兰地是官方带着一起涨。XO系列,出厂价的年度涨幅就在10%-15%之间,所以万元一瓶的张裕XO照样有人抢,收藏,等着吃涨幅红利。

原创文章,作者:懂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rj.vip/33220.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