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这个概念越来越弱了。
华山,基本不提“五岳”,有“华山论剑”四个字就足够了。
嵩山,主打少林寺。
剩余三家比较喜欢打“五岳”概念。
泰山,享受的是“五岳独尊”。
衡山与恒山,要啥没啥,就指望“五岳”名头卖张门票……
初爬黄山时,我很纳闷,黄山如此之美,为什么没有入选“五岳”呢?当地朋友给我的解释是,黄山开发的比较晚,唐朝才为世人所熟悉,而“五岳”概念是汉朝提出的。
我们俩犯了同一个错误,以为“五岳”是古人评选出的山中龙凤。
非也。
“五岳”的选拔,位置第一,实力第二。
汉武帝在泰山封禅完毕后,接着巡游四方,在东西南北的边疆位置,祭祀名山大川,宣告势力范围,这是五岳同祭的雏形。
到汉宣帝时,拿着汉朝地图在东西南北中各选了一座代表山,称为“五岳”,写进法律,以后每年都要搞五岳同祭。此五岳分别是:河南嵩山为中岳,山东泰山为东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北曲阳的恒山为北岳。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版块南扩了,把湖南的衡山定为了南岳。
明朝时,又改山西浑源的恒山为北岳,但因为路远难行,仍在河北曲阳行望祀遥祭之礼。一直到清顺治十七年,才移祀至山西浑源。
至此,五岳定格了。
五岳很内地。前两年我去雁门关也有类似的感慨:雁门关竟然在山西?古代的“中原大地”原来范围这么小?
从历史传承的角度说,“五岳”曾是一个动态概念。
随着疆域版块调整而调整。
拿今天的地图去评选五岳,大概率会是这么一个分配:东岳长白山,中岳是嵩山,西岳是珠穆朗玛峰,北岳天山,南岳是阿里山。
这曾经是天涯网友评选出来的。
只是,争议很大。
譬如,泰山,如此有底蕴,当不了东岳还当不了中岳吗?咋可能直接来个双开呢?
实际上,我们熟悉的名山,都只能角逐中岳。
泰山、华山、黄山、庐山、武当山……
为什么把中岳给嵩山,因为它在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整个中华史是以河南史为基底的。山东的宣传口号是好客山东。河南的呢?老家河南,这个老家可不是你祖辈的老家,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前的老家。
后来“五岳”为什么没有再调整?
“五岳”的本质就是帝王专属香炉,清朝灭亡后,就不存在什么天地祭祀了,这五大香炉的作用也就慢慢废弃,只剩山山水水的景观和千百年来的五岳之名了。
若是旅游卖点高度依赖“五岳”名声,只会一年比一年差。
现在这五家加起来,也干不过武当山。
泰山年收入10亿级。
武当山年收入50亿级。
我个人感觉,未来名山第一梯队全是宗教名山,四大佛教圣地,四大道教圣地。泰山是儒释道全有,但这样功效不会叠加,反而显得博而不专,不能凸显独一性和虔诚性,佛教徒、道教徒都不会专程来打卡。反过头来看普陀山、武当山,永远都是人山人海,普陀山那么个小地方,一年1000万+的游客接待量。
泰山不过600万。(2019年数据)
在旅游方面,佛教名山不如道教名山,全国最赚钱的名山是道教的武当山,年游客量突破2000万的名山只有两座,也都是道教的,第一是三清山,第二是龙虎山。
看来道士比和尚会选山!
在我了解这些数据前,我的直觉是黄山、华山应该是中国名山旅游的双子星,独一档的存在,因为这两座山是真的美。美是真美,但是短板都太明显,只有旅游热度,没有信仰加成,年度收入跟泰山差不多。
秦始皇封禅,是因为他实现了统一大业。
有资格。
汉武帝也有资格封禅。他爹与爷开启了文景之治,他在这个基础之上把西汉盛世推向了巅峰。
王莽为什么也想封禅?
因为西汉落到了他手里,他想通过封禅让世人接纳“改朝换代”这个既定事实。王莽的能力、眼光都没问题,只是运气欠佳,赶上了黄河泛滥……
历史没有假设,若不是这些天灾人祸,他完全有可能成为汉版李隆基。
天灾一出,老百姓马上就胡思乱想:为什么多灾多难?就是因为王莽你一个外姓人篡取了人家刘家的江山,你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刘秀,渔翁得利。
乱世中,皇室血统就是最好的旗帜。刘秀揭竿而起,说要替天行道,夺回属于刘家的江山,让大家继续享受大汉盛世,老百姓自然纷纷支持……
刘秀虽然是皇室血统,但是祖上掉阶严重,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经掉到县令了。为什么史书普遍把他认定为农民呢?因为他9岁丧父,顶梁柱没了,自然会掉阶到农民。但事实上,刘秀是被叔叔刘良抚养长大的,刘良也是县令出身,所以刘秀离农民还有一定距离。
不得不说,是王莽成就了刘秀。
没有王莽这个异姓出现,皇权只会按照既定的轨道传递,皇帝传给太子,太子变皇帝再立太子,即便列车摇摇晃晃,只要不出轨道,永远都不可能传递到刘秀手里,因为他早已经被边缘化N代人了,完全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了。但是历史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变数非常大,它由无数偶然性叠加而成。
很多历史爱好者调侃王莽是穿越者,因为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很多都适用于现今社会。刘秀呢?则被调侃为位面之子。所谓位面之子,在网络玄幻小说中,指运气绝佳之人,拥有开挂般的人生,或者说生来就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光武帝刘秀够资格封禅不?
太够了。若不是他,汉室就完了。
我们一提“东汉”,就觉得很乱,很短。
实际上,东汉可以理解为西汉的再建王朝,而且是大统一王朝,历经14任皇帝,寿命跟西汉相当。为什么东汉的历史存在感这么低呢?因为,除了刘秀外,没有太耀眼的皇帝。西汉有刘邦、刘恒、刘启、刘彻四大天王。东汉之后又进入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前后都是历史高光时刻,无形中弱化了东汉自带的光芒。
刘秀是一个非常务实、低调的皇帝。
对国家没用的仪式——废除,对百姓没有好处的政策——废除,对朝廷管理没有价值的东西——废除。
一辈子唯一一次高调就是泰山封禅。
封禅也是半推半就!
执政初期,文武百官都劝他,天下太平或天降祥瑞有一个符合就可以去泰山封禅,您不仅满足这两个,您还多了一项,有德之君。
对于类似的提议,刘秀不接纳,一是觉得自己不配,二是封禅劳民伤财。
怕大家再次劝谏,他直接发了狠话,以后谁再提议这个事,就把谁发配到边疆去……
史书记载: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光武帝刘秀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若郡县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kūn,剃掉头发做劳役),令屯田。”于是群臣不敢复言。
那后来为什么又出尔反尔,去封禅了呢?
因为,他迷信。
真迷信也好,假迷信也罢,反正,他改变主意了。转折点是夜读《河图会昌符》,见有“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之句,这句话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上天写了个纸条,说刘邦的九世孙未来会去泰山封禅。刘秀掐指一算,这不就说的我嘛?!
这堪比鱼肚藏书——“大楚兴,陈胜王”。
两汉期间,这种字谜式迷信有专业术语,叫谶纬。是道士们搞的?
当时道士们还没登上历史舞台。
负责装神弄鬼的是儒生。儒生地位的崛起是因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谶纬”的“纬”对应的是儒学的“经”,通俗一点理解,就是用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以及各种方术迷信去“定向曲解”孔子的“先知”。
为什么刘秀读到“谶纬”后甚是重视?
甚至,当天意对待?
因为,在两汉时期,谶纬随着儒家学说被尊崇而伴生,继而开始广泛传播,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
全民共识就是天意,何不顺势而为呢?
于是,刘秀决定封禅泰山。
派出先遣部队去实地调研登山线路以及路况,该修的修,该补的补。先遣部队里有个人叫马第伯,负责文字记录工作,结果成就了泰山第一部游记《封禅仪记》,也被称为文学史上第一篇游记,文学地位较高。
因为是工作日记,所以其焦点不在景色描写,也不在抒情歌颂,只在说明情况,结构清晰,语言质朴,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两千年前古人攀登泰山的情形。
也是现存攀登泰山的最早散文作品。
刘秀登泰山走的什么线路?
跟秦始皇与汉武帝走的线路不同了,改走中路了。
今天,无论是岱庙还是泰山,几乎没有光武帝刘秀的痕迹。
从而,很少有导游会提到他。
根源是什么?
没有在泰山上留下实物。
秦始皇,有秦刻石。
汉武帝,有无字碑。
刘秀,啥也没有。
能有他痕迹的地方只有两处。一是天地广场的龙柱,应该有一根属于他,还需要导游讲解才知道。二是《封禅大典》演出,一闪而过。(附图1)
没留下碑刻吗?
有,但是,找不到了。
碑文由东汉文臣张纯撰写,叙述西汉末年的离乱,赞扬光武帝的武功和文德。“谶纬”的确是汉朝特色,因为碑文里也大量引用纬书。
碑丢了,碑文咋保存下来的?
每个朝代都有文字记录者。例如西汉司马迁作《史记》时,曾详细著录了《秦泰山刻石》的铭文,东汉末年应劭在任泰山太守时,把汉武帝在泰山的立石铭文记录在了《风俗通义》里,司马彪续《后汉书》时,把光武帝在泰山的立石铭文详细著录在《祭祀志》里。
至于碑刻是什么样式什么字体,没有记载。
真正把石刻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欧阳修、赵明诚他们开始四处找碑,做拓本,整理成册,秦始皇的泰山刻石拓本就是这个时期制作的。看来宋朝时,光武帝的封禅碑刻就丢了,否则不可能没留下拓本。
现在,考古界一直都在等光武帝的封禅玉册。据史书记载,光武帝将自己的封禅玉册用玉检装好,并用一个一寸二分的御玺封起来,然后由一块需要两千人抬起的大青方石压住。
这石头要是找到了,肯定是泰山石之最了。
光武帝的泰山封禅跟秦始皇、汉武帝不仅仅登山线路不同,祭祀方式以及保密级别也不同。过去皇帝封禅的仪式、内容都属于机密,是皇帝与天地之间的悄悄话,咋能为外人所知呢?
从光武帝开始,封禅内容从神秘到公开。
光武帝的封禅有啥特色?
在山下搞了一场篝火晚会,专业术语叫柴望:柴谓烧柴祭天;望谓祭国中山川。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辛卯,柴望岱宗,登封太山。”
最近,天天说“封禅”,我突然在想,“禅”这个字是怎么从禅让、封禅又成了佛教专属用语呢?
为此,我咨询了乙烯老师。
他给我的科普是:
佛教进入中国前,“禅”读shàn。
就俩词,禅让,封禅,帝王专用词。
尧帝是禅的鼻祖、禅的创始人,“禅”代表的是一种大善。
佛教进入中国后,需要找一个字或词来形容大爱之境,找来找去,发现“禅”最合适,立刻附体了。(至于读音,从梵文音译过来是禅那,简称chán)
顿悟、立地成佛,是一种慈悲、一种智慧。
原创文章,作者:懂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rj.vip/3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