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朋友喊我去看《封禅大典》。
我不是很感兴趣。
十年前,看过。
很业余。
给人的感觉是草台班子,绝大部分演员就是附近的村民。
上厕所时,我还遇到了扮演挑山工的大哥。
他是个石匠。
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来兼职当演员,一个月能多收入千多块钱。
跟我讲,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群众演员的,要面试,还要军训。军训就在现在停车场的位置,当时地面还没硬化,一跑步就跟沙尘暴似的。
在《封禅大典》之前,我看过《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长恨歌》,个个经典又惊艳,各有各的特色。原以为泰山会给出同样的震撼,结果甚是失望。
朋友说,现在改版了,舞台也升级了,2018年还曾是央视春晚的分会场。
那就去吧。
结果,上座率一般。
一是位置太偏,离市区太远。
二是来泰山的游客多是一日游。
三是缺少口碑传播,因为剧情缺少了冲突、舞台缺少了唯美。刘三姐有民歌,西湖有水上漂,长恨歌有跳不完的双人舞……
演出在半山腰,日落后天气有点冷,我带着薄羽绒服正好。但有些游客就穿的白天爬山的T恤,演出还没开始,人先瑟瑟发抖了。
一开场,格局就下来了。
拍卖字画。
一幅字最高拍到了600元。大家对这些东西都已经有免疫力了。
这么宏伟的演出,就差这点钱?
关键是直接拉低了印象分。
这两年,我系统性的学过中国史,对中国文化多了很多感悟,那么再看《封禅大典》感受就比十年前强了一点。过去很多点我GET不到,如今我能理解很多场景和台词,不理解还好一点,理解以后,觉得项目组在剧本问题上压根没有用心过,完全就是简单的朝代堆砌,仿佛是初中历史课本的目录。
没有厚度,没有特色。
泰安朋友谈了一个不同的观点,她认为,这样正好,是初中生也可以看懂的剧情,要那么深奥干什么?大家就是来看景的,图个新鲜。
也有道理。
剧情还是太俗套。出来一个帝王,拜几拜,然后群众演员跑上去,再跑下来,这就算是里面的大场景。音响不行,配乐也不行,什么都不行。
不过,演员比过去看起来专业了一些,至少舞蹈演员应该是科班出身。
另外,灯光有长进。
还搞上了激光秀。
演出结束时,我随机采访了一下。有人觉得很震撼,有人觉得太业余,觉得震撼的人普遍没看过好的实景演出,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王潮歌的又见系列。
按理说,不应该呀,《封禅大典》的总策划梅帅元,就是《印象刘三姐》的总策划,咋做出的产品质量差别这么大?!
若说《封禅大典》惊艳的地方。
我觉得是武则天出场。
服饰漂亮,台词也不错。具体台词我记不准了,大体意思是一个女人怎么也要到泰山之巅上站一站。武则天还对着台下的观众喊,平身……(附图1)
看到这里,我觉得剧组在故意混淆是非,仿佛是武则天在封禅。
武则天的确封禅过,不过是在嵩山。
武则天来泰山时,的确参加了封禅大典,不过封禅的是李治,她只是配角,以皇后的身份随从,不是C位。
在《封禅大典》里,李治反而成了配角。
回程路上,我跟泰安朋友讲,若是把“封禅”理解为皇帝烧香祈福,那么唯一值得大写特写的就是光武帝刘秀,因为的确有疗效,他的封禅迎来了百多年的东汉盛世。
其余几个?
效果都一般。
秦始皇,二世而亡。
汉武帝,过了十年,给全国老百姓写忏悔书,《轮台罪己诏》。
唐高宗,回到家就开启了二圣临朝,然后就改国号了。
唐玄宗,三十年不到,唐朝进入了安史之乱。
至于宋真宗?
那就是个笑话!
遗憾的是,《封禅大典》基本没给光武帝刘秀安排任何剧情,与汉武帝一起,直接打包进了汉朝版块,一闪而过。
总而言之,我觉得武则天有些喧宾夺主。
仿佛她才是《封禅大典》的主角。
泰安朋友跟我抬杠:武则天不是喧宾夺主,整个剧情里的唯一的暗线是她与李治的爱情。你看舞台设计,武则天是从下面走上去,李治是从上面向她走来,直到他们并肩而立,表达了他们之间平等的爱,不是君与妃的枕边从属暧昧。
原来CP还可以这么磕?
不过,有个观点我是认同的:李治才是武则天上位的推波助澜者,他不点头这个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而且,李治从活着就开始帮着武则天不断降低文武百官的阈值,让大家对她各种超越后妃“本分”的行为脱敏。朝堂底线就是这样一点点降下去的,降到最后大家顺其自然接受了她的登基。
我突然想摘抄我之前写的历史:
我问,武则天是怎么篡位的?
他说,李世民那没得讲,能力杠杠的。但是他儿子李治就比较软,优柔寡断。李治与武则天的娃们呢?又没有能扶上墙的。局面就成了当皇帝的老公软哒哒,娃们又都是阿斗。更巧的是,武则天又具备极强的政治天赋,自然而然的就挑起了大梁。李治还活着的时候,就什么事都找武则天商讨一番,久而久之,武则天成了当时整个唐朝的实际决策者。这个位置不完全是抢来的,而是的确有能力服众,乃至李治病重时主动提出让武则天成为女皇。武则天自己也没敢想过坐上龙椅,这毕竟严重冲击了当时的文化伦理和社会规范。但是李家又实在没有人比武则天能力更强,所以武则天的上位,完全可以说是天赋异禀+天赐良机。
我问,为什么不选择垂帘听政呢?
他说,试过,不过瘾!武则天并不是第一时间从老公李治手里接过来的皇位。她让李治把皇位传给了三儿子李显,李显干了一段时间,表现是烂泥扶不上墙,于是武则天又换了第四个儿子李旦上位,结果李旦跟哥哥水平差不多,算了,我也别垂帘听政了,把帘子撤了,我亲自上吧,直接明牌叫地主。
《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提到李治,有这样一句话:“事实证明李治是一个无能和优柔寡断的所谓好皇帝。”
李治身上有什么优点能让李世民决定把皇位传给他?
不折腾,适合守成。
宽厚仁慈,上位不会杀兄弟,李世民不想让儿子之间重蹈覆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老大老二已经杀心四起了。
李治虽然优柔寡断,但是国家列车有自己的惯性,只要皇帝别乱折腾,业绩自然会产生。李治在位25年,对外东灭高丽,西灭突厥,把唐朝版块推向了巅峰;对内推行均田制、科举制,修改法律,推出《唐律疏议》,使国家人口节节上升……
这些功劳,与千古一帝们相比,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那,他是怎么“有脸”去泰山封禅的?
野史的说法是武则天提议的,宝,咱去爬泰山吧!
在后人看来,比李治更有资格封禅的是他爹李世民,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你爹那么牛都自觉不够资格封禅,你哪来的自信?
其实,李治封禅泰山,最早就是李世民立的项,也算李世民的遗愿。
公元637年,李世民提出,要封禅泰山,制定了封禅礼仪,算是正式进入筹备期。
公元641年,准备启程,结果西边出了彗星,俗称扫把星,认为不吉利,另外太子联合突厥造反。
公元647年,再次准备启程,结果河北发了大水,另外还在征战着高丽,实在力不从心,不得不发布《停封禅诏》,准备天下太平心情好时再行动。
结果,两年后,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
李世民死后,武则天接手了封禅筹备工作。
公元661年,先把碑运到了泰山。
也就是“鸳鸯碑”。(附图2,3,4)
“鸳鸯碑”也算得上泰山的镇山之宝。
乙烯老师说这个碑有三大看点。
第一、造型奇特。两块碑紧贴在一起,戴着同一个碑帽,仿佛是一对情侣依偎在一起,打着同一把雨伞,是中国历史上最浪漫、最大胆的一块碑。在古代,天子至高无上,谁能跟皇帝并肩站?太上皇都不行,但是武则天就敢,关键是李治还很喜欢。
可能正应了那句话,爱是允许。
第二、这也是一块无字碑,但是跟汉武帝的无字碑不同,这个碑是当笔记本用的。第一篇题记只有50字,写在了一个最偏僻的角落。以后官方来泰山搞什么祭祀,都记录在这个笔记本上,沿用了130年,跨了七位皇帝。
第三、碑刻记录内容正史中鲜有记载,对唐朝、泰山都算是珍贵的史料补充。
武则天与李治选的封禅时间也好,公元666年的正月初一。
老铁,666!
当然,纯属巧合。
公元纪年在中国不过百十年的历史。
李治的泰山封禅相比前几位封禅过的帝王有啥特色?
过去,封禅仪式是帝王一个人的事。
毕竟,只有他才是天子,才有资格跟上天对话。
李治则不。
自己敬了上天第一杯后,把杯子递给武则天:宝,你也敬个吧?!
史书称之为“亚献”。
他们俩除了敬天外,还敬了敬玉皇大帝,从而巩固了玉皇庙在岱顶的C位。武则天不是信佛吗?为什么会敬道教?
因为,唐朝姓李。
自诩是老子李耳之后,从而把道教设为了国教。
唐朝,道教虽然被设为国教,但是其民间影响力远不如佛教。《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的道士合计仅有1764人,而僧尼合计有接近13万人。
李治与武则天来泰山封禅没住岱庙没住道观,而去了灵岩寺。
多年前,我在泰山脚下听了一堂国学课,老师说茶文化就发源于泰山道观,最早仅限于道观内部人士饮用,后来慢慢在民间流传了……
我跟乙烯老师聊到了这个事。
他说,若是只说道茶,全国道观里,泰山道观应该是饮茶最早的一批,因为离灵岩寺近。茶叶是兴于唐,盛于宋,是禅宗发展的附属品,灵岩寺才是禅茶的发源地。茶最早的功效是清凉油。禅宗修行要求很严: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打坐需要过午不食,那很容易犯困犯饿,咋熬呢?允许喝点茶提神充饥。进而把茶叶纳入了“农禅并重”科目,僧侣们开始种茶、炒茶,这才是茶叶发展的星星之火。
我问,喝法跟今天有区别吗?
他说,喝法的差别不如做法的差别大,唐朝时茶叶是煮,类似今天的煎中药,还要放佐料,包括盐,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常说煮茶,已经有今天茶道的雏形了,在此之前,茶叶多是药用或入菜。
岱庙里的汉柏不是汉武帝所植,最老的一棵也比他小500岁。那岱庙里的唐槐是不是唐高宗所植呢?
我又去山东古树保护名录里查询了一番,发现岱庙唐槐估计树龄是1300岁。
2023-1300=723。
就看估算误差有多大了。
的确是唐槐。
不过,早死了。
现在看到的是中间长出来的小树,俗称“唐槐抱子”,是1952年在枯槐内植的新槐。现在唐槐院也成景区了,树下有明人写的“唐槐”大字碑。当然肯定少不了乾隆写的诗碑,还是亲笔题刻的。(附图5)
据乙烯老师讲,他小时候,这个位置就是个医院,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唐槐专门砌了一圈矮墙,结果成了扔医疗垃圾的地方。有些老泰安人把唐槐之死归因于医院,意思是让医疗垃圾给药死了。但是按照乙烯老师的年龄推算,他小时候,这唐槐早死了,他记忆中的唐槐更可能是错觉。
整个岱庙古树之死,基本源于同一时期,1930年前后的驻兵,拴马、生火、做饭,甚至砍柴烧。
原创文章,作者:懂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rj.vip/37114.html